为保证2025届本科生毕业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关于做好 2025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有关工作的通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修订)》等文件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论文抽检
1.重复率检测
(1)检测对象:申请2025年毕业和学士学位的所有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前定稿和答辩后终稿,均分别进行论文查重检测。
(2)检测时间:参加盲审的论文检测时间为5月7日;其余论文5月15日进行检测。
(3)检测方法:学生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提交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指导老师填写审核意见后提交。(详见附件1)
(4)有关要求:
①论文查重检测通过方可进入评审与答辩环节。对检测不合格的毕业论文,须限期修改。修改后的论文(设计)再次检测(每个学生只能申请一次)合格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对于检测结果有异议的情况,各学院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学术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②各学院应对用户信息、检测内容、检测结果等保密,严禁收费检测或对其他论文(教师、研究生和外校)进行检测。
2.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检测
(1)检测对象:2025 届预毕业生中随机抽取毕业论文,全校抽取比例不少于10%,重点抽取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论文。
(2)检测时间:5月20日前完成。
(3)检测内容:识别文本是否部分或全部具有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特征,生成包含疑似AIGC占全文比、疑似AIGC片段分布等内容的检测报告。
(4)结果应用:AIGC 检测结果将作为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和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3.盲审
(1)抽查盲审范围
本科毕业论文盲审是指在论文送审中隐去作者和指导教师相关信息,反馈的评阅结果隐去评阅人的信息。学院从2025年预毕业生中随机抽取毕业论文送专家盲审,每个专业抽取比例不少于10%。
(2)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
①4月18日之前,每个专业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学生确定为盲审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公布。
②5月7日,所有公布的盲审论文应先通过“查重抽检”。学生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提交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指导老师填写审核意见后提交。查重抽检报告中,文字复制比大于25%的论文驳回,修改后重新提交。修改后的论文仍不合格者或逾期未提交论文者,则延期答辩。
③5月9日-15日,学院组织送审毕业论文(送审的毕业论文以检测系统上传的版本为准)。每篇毕业论文评阅专家为2人,且至少有1名校外或院外相关学科专家。送审论文应做隐名处理,不得出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个人信息,删除“致谢”。
④5月19日前,学院将盲审意见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审阅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并填写修改说明书(详见附件3)。5月20日前学院在本科教务管理系统中录入盲审结果。
(3)盲审结果认定与处理(盲审意见书样表详见附件2)
专家评阅盲审意见分为“同意答辩”、“修改后直接答辩”、 “修改后重新送审”和“不同意答辩”4 种。
①若两份评阅意见均为“同意答辩”,视为盲审通过,可直接参加答辩。
②若有评阅意见为“修改后直接答辩”的,学生按照评阅意见认真修改论文,指导教师在“论文修改说明”上签字同意后可参加答辩。
③若有评阅意见为“修改后重新送审”的,学生按照评阅意见认真修改论文,指导教师在“论文修改说明”上签字同意后,送评阅专家复审,复审通过后可参加答辩。
④若两份评审意见均为“不同意答辩”或有一份评审意见为“不同意答辩”,在重新追加一位评阅专家后,评阅意见仍为“不同意答辩”的,均视为盲审不通过,学生须延迟答辩。
⑤盲审不通过的论文需按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盲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
4.其他毕业论文撰写进度安排
(其他毕业论文是指不参加盲审工作的毕业论文)
(1)毕业生应当在4月24日、5月5日、5月12日前分别将自己的毕业论文一稿、二稿、三稿交给指导教师修改。
(2)指导教师应当在4月25日、5月6日、5月13日前分别将《指导教师对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一稿的修改建议》、《指导教师对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二稿的修改建议》、《指导教师对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三稿的修改建议》(见附件4)的纸质材料交教学办,同时将指导意见及时反馈给相关学生。
二、毕业答辩安排
1.5月15日全天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2.5月27日-5月28日完成毕业答辩,采用PPT汇报,答辩总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其中学生报告时间不少于8分钟。5月29日前各小组秘书将学生论文打分表交学院教学办。(答辩用表详见附件5)
3.5月29日学院组织推优答辩。每个专业成绩评定优秀的比例控制在专业总人数的15%(院优),推荐校优秀的比例控制在5%。全体学生应将毕业论文电子版(最终版)提交至本科教务管理系统(学生个人文档要求提交PDF格式以论文题目命名)。
4.毕业论文的成绩实行综合评定,总评成绩采用百分制,由指导教师审阅成绩、毕业论文评阅成绩、毕业论文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比例分别为10%、20%、70%。
5.总评成绩>90分及以上的毕业论文数量不超过答辩学生人数的20%,90分>总评成绩≥80分毕业论文数量不超过50%。
6.第一次答辩成绩在70分以下的学生可申请参加第二次答辩。申请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必须结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在第二次答辩实施的3天之前向学院申请,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第二次答辩,成绩以第二次答辩的成绩进行记载。申请第二次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不能参加评优。
三、“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1.院优秀论文的比例控制在本小组答辩总人数的15%。院优秀论文将参加由学院统一组织的推优答辩,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其中排名前5%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前3%拟推荐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校百篇论文答辩。
2.6月4日前,各学院将推荐的“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信息汇总表与论文(设计)纸质版(每篇 2 本)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参与评选“百优”的论文,学校将再次进行查重和AIGC检测,若“总文字复制比”超过 15%或发现有 AI 代写论文情况,将取消评选资格。
3.6月6日前,学校组织专家按农、理、工、其它(包含经、管、文、法、艺术)类分成四组进行评阅和 PPT 汇报答辩(每人 8 分钟),评出校级“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四、毕业论文信息核对
6 月3日前,学生须根据答辩后论文定稿内容,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信息报送汇总”模块及时完成毕业论文信息核对。提交的信息核对内容将用于学位授予信息报送,直接导入“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信息平台”参与2024-2025学年教育部抽检。
五、其他工作要求
1.各小组秘书5月23日之前将具体答辩时间、地点告知教学办。
2.学生写作规范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试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执行,见附件6。
3.各小组答辩顺序见附件7,答辩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8。
4.5月19日,学生以班为单位交终版论文一式六份到教学办,论文最后一页必须由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学院方接收。并将“本科生公开发表科技论文、获批专利情况统计汇总表”电子版交教学办汇总,见附件9。
5.答辩小组秘书应在5月21日之前从教学办领取中期答辩相关材料。
6.5月30日学生将最终修改意见表以班为单位交教学办,见附件10。
7.6月4日之前学生将最终版的毕业论文装订好后以班为单位交教学办。
8.论文纸质文档整理由各班在教学办自行整理、装订。
9.答辩所需各类表单,各小组答辩秘书提前在教学办自行领取。
语言文化学院
202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