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18日下午,学院在北校区7号楼N7203教室成功举办了本学期专题讲座之五:《CET-SET4/6备考指南》。本次讲座由学院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刘丽老师主讲。刘老师多年来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赛事并获优异成绩。
讲座伊始,刘老师首先对口语考试题型、考试形式、考试时间等做了简要介绍,并指出了2025年四六级口语考试的新变化,首先考试形式更加灵活,即部分考场可能采用AI智能评分系统,结合人工评分,确保成绩更加客观公正;其次话题更贴近实际,考试内容更注重实用性,涉及校园生活、社会热点、科技发展等话题,考察学生的真实语言运用能力;另外,互动性增强,在“小组讨论”环节,考生之间的互动要求更高,考官会更注重逻辑表达和应变能力。

讲座的核心内容围绕口语考试的各个任务展开。刘老师逐一剖析了考试的各类题型——从简短的自我介绍到颇具挑战的个人陈述,再到需要紧密配合的双人讨论,让同学们对考试的整个流程和每一环节的要求都有了直观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老师并未停留在“考什么”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深入到“怎么考”。她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答题策略与技巧,例如如何快速构思个人陈述的逻辑框架、在讨论中如何自然地承接与转折、以及遇到陌生话题时如何巧妙化解尴尬。这些“锦囊妙计”让许多原本对口语考试心怀畏惧的同学感觉豁然开朗,手中仿佛握住了备考的“路线图”。
此外,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评分标准,老师也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明确了“流利度与连贯性”、“语言范围与准确性”、“语言得体性”等维度的具体含义。这让同学们意识到,口语考试并非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注重有效的沟通。最后,刘老师针对现场同学的疑问,提供了细致的个性化辅导,通过对“A、B、C、D”四个等级所对应能力的清晰描述,每位同学都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明确且可衡量的奋斗目标。
总之,这次讲座如同一盏明灯,驱散了同学们对四六级口试的迷茫与焦虑。它不仅传递了宝贵的应试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学生们清晰的备考方向与从容应考的底气,为他们接下来的复习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