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黎明破晓”团队收到一封来自商洛市商南县教育和体育局的感谢信,信中提及,团队围绕商南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乡村学校资源配置、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提出的建议函被采纳,对团队师生为教育发展贡献的智慧表示感谢。团队事迹还先后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中华网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
“黎明破晓”实践团队由人文学院郭占锋教授、语言学院张家玮老师带队指导,团队一行9人以“教育青力量 破局青智慧”为主题,围绕商洛市五县一区乡村基础教育开展调研,实践历时51天。
在政策调研方面,团队前往丹凤县人民政府,与团县委及相关部门就乡村教育振兴政策落实、教育资源分配和师资建设等议题展开座谈,初步掌握了区域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同时,队员走进棣花古镇,在与村民拉家常的过程中,感受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一个个朴实愿望,切身感受到乡村教育现实需求的迫切性。
调研后期,团队进一步走访镇安中学、云盖寺镇初级中学等学校,通过座谈和实地考察,系统了解各校办学特色、师资结构、基础设施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一线教师深入交流,倾听他们在生源流失、优质生源不足、课程差异化设计等现实难题下的坚守与努力。在商南县试马镇、富水镇多所中小学,团队针对学生常见学习难点——如数学解题、英语词汇记忆和作文素材积累等——开展专题辅导,传授错题整理、时间管理等实用方法,并进行一对一答疑,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当看到学生们解开难题后舒展眉头、露出豁然开朗的笑容,队员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乡村教育的破局,既需政策的有力支撑与教师的默默耕耘,更需要青年一代用知识与热情搭建桥梁。
纸短情长,感谢信背后离不开实践团队五十多天来的辛勤付出和真挚奉献,也体现了社会对高校学子投身乡村振兴、助力教育发展的深切期许。下一步,语言文化学院团委将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管理体制,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持续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