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了区域国别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罗军副校长参加了会议并致辞,学院杨晓峰院长代表申报团队做主题汇报,科研院、发改处、研究生院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参会领导及专家
本次论证会邀请了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翟崑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罗林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执行主任朱献珑 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戴永红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前所长,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兼西北片区负责人黄民兴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环里海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达远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作为校外评审;我校农学院李学军院长,经济管理学院石宝峰院长、朱玉春教授,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马良灿教授、郭占锋教授作为校内评审,共同为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把脉支招。
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全球化和国际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学科通过跨学科视角为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智力支持。我校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农业科技、乡村发展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建设区域国别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既是学校拓展学科布局、推进交叉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关于学院区域国别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方案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并就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我校区域国别学硕士点建设特色鲜明,立足西部地区区位优势,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地区的农业合作与文明互鉴,研究方向明确,特色突出;同时,学校在相关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教学经验,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具备了建设区域国别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坚实基础。
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农业+”的特色优势,以硕士点建设为起点,统筹谋划博士点建设,形成完整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国别学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农林高校区域国别研究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