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文化传播路径,深化教学实践内涵,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2201班于6月30日和7月3日,为留学生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两场主题鲜明、互动性强的中华文化工作坊,分别聚焦于传统戏曲与当代电影两大领域。
一、沉浸国粹:京剧魅力初探
第一场活动将留学生们带入了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艺术世界。汉教学子们并非简单地进行知识灌输,而是扮演起文化解读者的角色。他们从京剧的形成历史切入,生动揭示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背后的人物谱系。其中,对脸谱艺术的解码尤为引人入胜。主讲人通过对比关羽的红脸与曹操的白脸,生动阐释了色彩在中国戏曲中作为表达忠奸善恶的视觉语言。为了构建丰富的感官体验,主讲人借助图片资料介绍了京胡、锣鼓等核心乐器,并结合播放经典剧目《锁麟囊》的表演片段,让留学生在唱念做打的交融中,直观感受这门综合艺术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
二、对话国潮:动画电影新说
如果说京剧体验是一次对经典的致敬,那么电影鉴赏则是一场与时代潮流的对话。第二场活动选取了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范例,旨在展现中国古老神话在现代语境下的创新性重构。活动并未止于观影,学生讲师引导留学生们深入探讨了哪吒“我命由我”的反叛精神与当代青年文化的共鸣,并剖析了影片如何巧妙地将水墨画等传统美学元素融入前沿的数字动画技术。随后的手工环节别出心裁,留学生们亲手为哪吒与敖丙的陶瓷人偶上色,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具象的艺术创作。这个过程不仅是对电影角色的二次创造,更是一次充满乐趣的文化内化体验。
三、文化融通:教学相长的回响
这两场主题活动,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折射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新生。活动结束后,反响热烈。留学生们普遍认为,这种“讲解+体验”的模式极具吸引力,让他们既能触摸到古老艺术的脉搏,又能感受到当代中国的活力。对于汉语国际教育2201班的同学们而言,这系列活动是一次宝贵的实战演练。他们不仅锻炼了课程设计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与留学生的互动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鲜活、可感的故事,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交流与共鸣,为未来的国际汉语教学探索了更多生动有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