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下午,我院邀请Middle East Critique(《中东批评》)主编、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马韬(Matteo Capasso)教授来院作题为 “Beyond Western Knowledge Production: Middle East Critique and the Future of China’s Country and Region Studies”(全球知识体系视角下的中东研究与中国国别与区域研究的未来)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杨晓峰院长主持,学院翻译传播研究团队、区域国别研究团队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马韬教授回顾了区域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领域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的学术特点。他指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全球学术界的持续交流,区域研究正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研究范式也逐渐从单一模式转向更加综合、跨学科的路径。
在讲述中东研究的相关情况时,他强调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与现实环境的综合分析在区域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在场师生积极关注区域内在动力、社会变迁及其全球联系。
作为 Middle East Critique 的主编,马韬教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该期刊的定位、发展历史与编辑方向。他提到,期刊目前已实现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在区域研究领域具有良好学术声誉,致力于推动对中东和北非地区多维度、跨学科的研究。他分享了期刊在选题与稿件评审方面的关注重点,包括: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结合分析;对区域内部动力机制的深入探讨;对不同社会、文化与经济因素的综合研究;鼓励全球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这些内容为我院师生未来的投稿与研究提供了宝贵参考。
在谈及中国学者在区域研究中的发展空间时,马韬教授表示,随着中国与中东地区交流日益密切,中国学者在历史连接、文化沟通以及区域观察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区域发展经验比较、跨文化理解、文献翻译与学术传播等领域进一步深化。他鼓励在场师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平台,关注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学术互动,以中国视角参与国际讨论,推动区域研究的学术创新。

在提问环节,与会师生就区域研究方法、中东社会与文化研究等问题与马韬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师生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对完善研究框架、拓展区域研究思路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讲座为我院师生深入了解区域国别研究的国际最新动态提供了宝贵机会,也推动了学院在全球视野下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我院将继续加强与海内外专家学者的互动,为师生打造更多高水平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