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暑期实习圆满结束,学术论文写作迈出坚实一步。
2025年7月4日,英语系2023级专业技能实习(写作)项目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实习以“学术论文写作”为主题,为期五天(6月30日至7月4日),主要面向即将步入大三的英语专业学生;另新增“农业·农民·农村—讲述中国农业故事原创视频制作”赛道,作为专业技能实习的另一可选主题,旨在训练学生实际场景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实习的第一天,在专业技能(写作)实习负责人高莉老师的主持下,举行了简洁而庄重的动员大会,英语系王婧教师、赵晨扬博士参加。高莉老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核心目标,即“帮助学生建立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认知,为他们后续的毕业论文打下初步基础”。她指出,虽然五天的时间不足以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写作流程,但通过一对一指导、主题研讨和模拟训练,学生将有机会系统地了解选题、资料整理、结构搭建与修改润色的全过程,并从中初步建立起学术写作的意识。
本次实习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保持一致,共设“文化”“语言学”“教育”“翻译”“文学”与“商务”六个研究方向,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与未来职业发展倾向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设计撰写。为保证教学质量,三位实习指导教师分工协作,从选题确定、研究方法、文献查找、论文框架设计、撰写表达、修改润色、查漏补缺等多个环节,全面带领学生完成了一次“从零到一”的学术写作过程。
在论文选题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学术前沿,寻找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与“个人资源匹配度”的切入点。陈新新同学以“跨国家庭中的文化差异”为题,开展了富有探索性的研究。在她的总结发言中,她谈到:“一个好的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颖度,同时要小切口、可完成。本次实习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兴趣出发、结合文献空白、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主题。”她还指出,写作训练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写作让我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思想清晰表达,如何兼顾学术规范与个人创见。”
除了学术能力的训练,同学们还在实习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和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刘典同学在发言中谈到:“通过这次写作,我们收获了对科研流程的系统认知,也锤炼了我们的视频制作、数据整理、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在赵洪章院士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坚守’与‘创新’。这些宝贵的经历会伴随我们未来的学习与研究。”
最终,共有15位同学凭借扎实的选题基础与清晰的写作逻辑,荣获“优秀研究设计奖”。
总之,本次暑期的专业技能(写作)实习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毕业论文撰写的信心,也为他们今后迈入更高层次的学术写作和研究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此类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在学院内落地生根,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