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神语联网(西安)为期两周的线下实习实训中,我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大三学生于近日(7月1日至7月4日)完成了极具挑战性的口译综合实训与前沿人工智能数据标注项目实践,亲历了语言服务行业科技融合的深度脉动,对专业能力与行业认知进行了双重淬炼。
本周实训的核心是口译能力的立体化塑造。学生们首先系统构建了职业化口译员档案:精心设计双语简历,拍摄专业形象照,并录制中英文自我介绍音频。这并非简单作业,而是引导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个人职业品牌的第一步。更富挑战性的是线下实战模拟环节。学生们分组奔赴西安大雁塔、书院门、大唐西市等文化地标,扮演中方、外方、译员及摄像剪辑等多重角色,围绕“文化导览”主题进行情景口译拍摄。从脚本构思、现场口译执行到后期视频剪辑与字幕制作,全流程的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真实口译场景中临场应变、文化传递与技术工具运用的综合要求。
与此同时,学生们深入接触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数据标注。在项目经理周萍带来的“深度解析多模态中英智能问答标注项目”互动培训后,学生们投身于“豆包难题收集”项目实战。该项目旨在通过识别AI模型(如字节跳动“豆包”)在图文问答中的错误,为模型优化提供训练数据。学生们需主动搜寻网络图片,构造复杂问题,并精准捕捉豆包回复中的事实性错误、逻辑矛盾或冗余信息。这项工作颠覆了部分学生对数据标注“机械劳动”的刻板印象,它要求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识别AI的“知识盲区”或“逻辑陷阱”,让学生们直观理解了高质量训练数据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也促使他们反思自身在语言精确性和逻辑严谨性上的不足。
最后,口译实操结束后,吕芳老师对各小组的表现一一进行了点评,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学生们受益匪浅。学生代表、实习总组长李静一同学表示感谢公司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同时认为同学们从各种项目实操中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补充,学到了很多,因此这次实习是一次十分重要的经历。”此次阶段性实习,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实践检验,更是对复合型语言人才能力的集中锤炼。学生们在实操中沉淀技能,在交流中明晰方向,为成为适应AI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积蓄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