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综合新闻» 认知人文符号学视域下的区域与文化探索
 

认知人文符号学视域下的区域与文化探索

来源:   作者:刘丽   发布日期:2025-11-13     浏览次数:

     

11月12日,我院特邀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Ivanov Dmitry,以“个性、文化和区域国别研究在认知人文符号学的运用”为题作学术讲座。俄语系教师、区域国别研究团队成员及师生代表共同参会。

讲座围绕“认知人文符号学”理论展开。Ivanov Dmitry教授提出,在该理论框架下,“区域”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多层面、多义项的符号对象,是由地理特征、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多元复合文本构成的有机系统,埃菲尔铁塔、音乐、电影等皆可成为承载文化内涵的符号,他以俄罗斯布里亚特人、涅涅茨人为例,阐释其对自然的崇拜与依赖,塑造了独特的身份认知与生活方式—吃生鹿肉、饮生鹿血,及“渔夫”“打猎者”等的清晰身份认同,而俄罗斯“横跨欧亚”的地理特征,造就了民族性格“对立统一”的核心特质。Ivanov Dmitry教授现场朗诵了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诗作《我只剩下一种消遣》,通过诗歌中对立与交融的情感表达,直观诠释这一矛盾特质。

Ivanov Dmitry教授结合俄罗斯经典电影《男孩儿们》中的两个核心片段:“问题少年采访”与“教师正向引导”,解析符号学的应用,通过人物语言、行为及场景符号,揭示这些曾对一切深感茫然和排斥、曾被社会与家庭放弃的青少年,在关怀下重归社会的蜕变过程,印证了人文符号学解读民族价值的独特意义。他重点推介了6月出版的新作《认知人文符号学:实践指南》,强调认知人文符号学极强的跨学科兼容性,可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文学研究、区域国别等多个领域,并表达了未来与我院共同开展学术合作的热切期待。

本次讲座,不仅帮助我院师生深入了解了认知人文符号学的前沿理论,更拓宽了跨学科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的视野,为今后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杨晓峰院长对Ivanov Dmitry教授的精彩分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表示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推动与教授的学术合作,进一步发掘我院在跨文化研究领域的潜力,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Ivanov Dmitry教授,俄罗斯文学博士,“认知人文符号学”理论创始人,其研究领域涵盖跨学科研究、语言文化学、符号学、区域国别等领域,曾任职于俄罗斯多所高校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获评广外“云山学者”、西外“一带一路”学者,出版多部专著,发表论文130余篇,多篇收录于SSCI、A&HCI、VAK等权威索引期刊。

编辑:路伟伟     终审: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