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综合新闻» 五泉实验站开展果园研学活动 跨学科认知果树种植农业知识
 

五泉实验站开展果园研学活动 跨学科认知果树种植农业知识

来源:   作者:巩存芳 向雨晴   发布日期:2025-07-04     浏览次数:

     

7月2日上午,语言文化学院2014级英语、对外汉语以及俄语专业正在进行专业认知实习的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乘坐大巴车前往我校五泉综合实验站,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农爱农”果园研学探秘之旅,深切了解猕猴桃、桃、苹果、葡萄、核桃等作物的种植、授粉、施肥、防虫害等相关农业知识。

在实验站,园艺学院郭延平教授带领学生们来到各种作物的种植区域,为大家生动、耐心、细致地逐一进行了讲解。郭教授指着猕猴桃植株向学生们介绍,形似毛毛虫的是雄花,而雌花才具有子房。他强调以往农民只种植雌株,但由于秦岭的风力难以满足天然授粉需求,去年这片区域依靠野生蜂传粉,结果小果的数量较多。他告诉同学们猕猴桃的种植亟需开展授粉革命以及省力化栽培技术革新。针对花后管理,教授强调,花后25天是猕猴桃细胞分裂的关键时期,膨大剂中的细胞分裂素能够增加细胞数量,对比未处理的果实,其体积差异主要源于细胞数目的不同,并非简单的“催大”。对于学生们关注的膨大剂安全性问题,教授也做了耐心的解答。

在讲解花果修剪与农产品市场卖相的关系时,教授介绍了短截、回缩与长放三种修剪艺术,并以核桃树为例,说明因核桃是顶花芽结果,适宜采用长放修剪方式,否则会影响来年产量。教授还普及了核桃的果实构成、成熟时间及外皮脱落等知识。教授还提到白皮核桃虽因卖相好而畅销,但其采用的漂白技术对人体有害,如何培育出卖相好又无害的核桃,仍是科研人员努力研究的方向。这其中蕴含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哲理,启示人们在追求成果时,不应一味贪多,适当舍弃反而可能促使事物更好发展。

image.png

郭教授还耐心的给同学们介绍了关于水果种植中的日烧与套袋等问题。教授解释道,高温环境下,叶绿素吸收强光后会转化为强氧化剂,灼伤果皮形成斑点。当叶绿素分解完毕,果实便不再惧怕日晒,这也是套袋需持续到果实转色期的原因,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运用智慧、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产条件的能力。

三个小时在实验站的研学活动,郭教授的衣背都汗湿透了,同学们顶着炎热学习的热情却没有消退,认真地记笔记、思考、提问。他们表示从农业科学家身上看到了可贵的投入、探索、奉献的精神财富,将深深感染鼓舞自己在专业上不断钻研进取。这次实验站研学学到的丰富的农业育种知识,如雌雄异株植物的特性、省力化栽培技术、土壤酸碱度调控以及农产品卖相与健康平衡等方面的知识,更像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积极了解农业、农民、农村的窗口,今后将激发他们学习农业科学知识的兴趣及跨专业探索的热情,对养成家国情怀、更好地成为外语复合型人才去服务社会是一次很有力的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