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语言文化学院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结题答辩会在二楼报告厅举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科尹传松、园艺学院辅导员卞井春、语言文化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家玮和2023级辅导员丁思悦担任评委,苏浩然同学主持会议。
“让乡亲们富起来是我们的最大心愿,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的本质,要牢牢的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负责人吕兆琪总结到。答辩过程中,各个队伍从实践背景、前期准备、团队分工、实践思路、实践成果和创新点等方面展开汇报。赴山东寿光基层调研团以三农问题为背景,来到三元朱村展开实地调研并对实践过程中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撰写调研报告。赴合阳文化振兴宣传队联系到六大非遗项目传承人,以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形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提出以非遗视角讲述乡村振兴故事等四项创新点,助力非遗文化传播。
2023级辅导员丁思悦在总结中谈到,通过社会实践希望广大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社会实践不只是为自己加分、在简历上多添一笔,更是在过程中不断增长自身经验,提高团队技能,思考如何真正帮助到社会发展的必修之课。希望同学在未来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意识,主动担当,为社会发展做出青年一代的贡献。
据悉,暑假期间,语言文化学院共派出10支队伍走进田间地头,前往陕西、山东、山西、西藏等省十二个地级市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主题包括乡村振兴、党史学习教育、发展成就观察等多方面,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