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乡村发展的了解,推动中国乡村振兴中文化故事的国际传播,5月9日下午,英语2401班何欣玲同学主持的语言文化学院大创团队在国际学院101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以“中国乡村振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共生之路”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何欣玲、周培鑅主讲,共五十余名国际留学生参与。
活动通过主题宣讲、文化体验与互动交流等多元形式,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化温度的盛宴,引发热烈反响。
活动伊始,宣讲人周培鑅围绕“中国乡村振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共生之路”主题展开深度解读。首先,从产业兴旺、设施升级、文化焕新等维度,系统展示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卓越成就——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智慧乡村设施普及、非遗文化重焕生机,一个个鲜活案例勾勒出乡村发展的崭新面貌。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解读环节,主讲人结合贸易互通、科技共享、民心相通等实践成果,讲述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合作故事。例如,中国农业技术在东南亚国家落地,助力当地提升粮食产量;跨境电商平台搭建,让沿线国家特色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最后,宣讲人何欣玲特别聚焦景德镇案例,从千年瓷都的文化传承、陶瓷产业升级、文旅融合发展到“一带一路”上的景德镇力量,展现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独特路径。
文化体验环节成为活动一大亮点。参与者们跟随团队成员,欣赏到了景德镇特色青花陶瓷珠子,通过穿针引线制作成精美的手串、挂件。大家不仅掌握了基础工艺,更深入了解陶瓷文化背后的匠心精神。“原来陶瓷不仅能烧制大件器物,还能变成这么精致的饰品!”一位参与者感叹道。武术展演现场,周培鑅同学刚劲有力的咏春拳赢得阵阵掌声。团队成员带领观众体验抱拳礼、基本拳法等动作,让大家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中华武术“止戈为武”的文化内涵。不少观众表示,通过亲身实践,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立体。
活动最后,问卷收集环节成为参与者表达观点的重要窗口。问卷围绕活动内容、乡村振兴实践及文化传播建议展开,现场共回收有效问卷五十余份,国际留学生们对活动内容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提出“加强国际青年文化交流”“创新非遗传播形式”等建设性意见。
本次活动以“理论宣讲 + 文化体验”的创新形式,不仅深化了留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更通过文化体验搭建起中外交流的桥梁。他们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深入了解了中国乡村振兴故事,并对中国乡村振兴经验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共享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将积极向本国传递中国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助力更多地区探索发展新路径。未来,语言文化学院大创团队将继续展现西农学子的青春面貌,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中国乡村振兴经验与世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