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暑期社会实践】访孟广隆——村庄中的“书香”老人
 

【暑期社会实践】访孟广隆——村庄中的“书香”老人

来源:   作者:刘帛鑫/文 张一浩/图   发布日期:2019-07-14     浏览次数:

     

  下孟村位于周至县二曲镇,2016年曾被西安市列为重点贫困村,今年以实现脱贫。7月12日,外语系赴周至产业脱贫调研队,赴下孟村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认识了村中一位“书香老人”——孟广隆。孟老毕生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倾数十年之心血钻研甲骨文。孟老虽已逾古稀之年,但仍精神矍铄,博物通达。

温良恭俭,博古通今

  调研队在村主任引荐下拜访了村中文化名人——孟广隆老先生,孟老先生平易近人,谈笑间温文尔雅,给人以冬日夏云之感。座谈会的开始,孟老先生向队员们介绍了下孟村的村史、文化等内容,并讲解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讲到,当代大学生要把实践摆在重要位置,学习了知识后如果不运用到实践,便是空中楼阁。期间,孟老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勉励队员们认真投入,做有意义的事。

座谈交流

农耕文化,造字之源

  交流中,孟老对队伍的实践主题进行了分析。他讲到,西农是农林特色类大学,而队伍也是围绕农业,立足农业。此外,他还为队员们讲解了汉字构造与农耕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他举了 “家”的例子十分引人入胜:家字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宝盖头,下半部分是一个 “豕”字,我国古代的南方地区气候潮湿,故人们多以房屋一层为猪圈,这即是家字构造的由来。在孟老自家菜园的墙壁上,刻有两行甲骨文:见贤思齐,自强不息。这短短两句古语,既是一位老者对晚辈们的鞭策,亦是孟老自身风度的写照。

孟老讲解古文字

朝耕暮耘,身体力行

  交流结束后,孟老热情地邀请队员们到家中做客。推开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排果架,架上点坠着一颗颗饱满圆润的猕猴桃果实。孟老身体力行,在自家门前开辟了一片菜园,在读书、工作之余对其施以精心的照料。菜园不大,约莫占了二分多地,菜园里果木种类繁多,除猕猴桃,还有孟老还栽种有白皮松、魔芋、黄瓜等植物。果木虽杂,然孟老布局有序,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园间绿叶黄花相映,给人以目酣神醉之感。孟老的园间只使用有机肥,村主任在介绍种说,由于种植方法科学,在经济效益上,孟老先生这二分地的私人果园足抵得上普通农户家的一亩地。

参观孟老家中菜园

博览群书,景行行止

  进入孟老家中,队伍一行便被孟老家中浓重的书卷气氛感染,映入眼帘的便是古色古香的书桌,桌上错落有致的摆放着笔墨纸砚。进入书房,一排宽大的书柜侧立于墙,书柜上左图右史,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善本书。同行的村民谈到:“晚上关了灯,你们说出书名,孟老可以精准的给你们找到。”

参观孟老师藏书

  何为老先生?方正、温和。孟广隆老先生利用一上午的时间里给队员们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他所展现的文人风范正是这个村深厚文化底蕴的写照。而文化本身,也将是孟老心中永远的精神源泉,是孟老内心的明灯。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