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睹物思将军,敬畏爱国情
 

睹物思将军,敬畏爱国情

来源:   作者:王琳/文 陈晓芸/图   发布日期:2017-09-01     浏览次数:

     

  毛泽东主席曾评价李宗仁先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还让李将军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他的;周恩来总理评价李宗仁先生一生为人民做了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回归祖国。获得两位国家领导人的如此高赞,可见李将军对国家的贡献之高。8月10日上午,外语系赴台儿庄“红色寻访”服务队来到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老火车站旧址上的李宗仁史料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李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学习将军的爱国情。

  英雄台儿庄,血染战旗扬

  每当提及李将军,不得不说取得歼灭日军两万余人辉煌战绩的台儿庄战役。1938年,一场惨烈的抗日战役在山东台儿庄打响,在持续300多个小时的激战中,国民革命军徐州战区的四个集团军将日本板垣、矶谷两个军团全歼于台儿庄一线,粉碎了日本侵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严重挫败日军猖狂气焰,遏制了日军侵华凶猛势头,振奋了国人高昂的抗日精神,坚定了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念。胜利后的4月8日,李宗仁在台儿庄火车站站牌下留影,成为台儿庄大捷的永恒纪念,记载史册。

  文物如家珍,不流外人田

  李宗仁先生带回来的很多线装书,如《二十四史》、《四部备要》等给广西图书馆,书画送给政府。这些书画,都是齐白石、徐悲鸿等与其交往时送的上等精品,甚至还有不少是他多年收藏的文徵明、郑板桥、何绍基等人的书画珍品。在美期间,他儿子李志圣曾要求留几幅给自己,李宗仁未答应。归国后,李宗仁曾向人谈起过此事,说:“这些东西我把它看作国家的珍贵文物,带回来总算没有离开自己的国家。如果留在美国,最后必然为外国所有。况且这些画又都有我的名字,怎能使它流落国外呢?为了这件小事,志圣(李宗仁儿子)很不谅解,他连封信都不给我寄来。”

  在外倍思乡,终了归国愿

  国民党政府垮台,蒋介石等人败走台湾以后,由于与蒋介石的矛盾,李宗仁夫妇以治病为由前往美国。可这出国容易,回来就难了。李宗仁先生当时的一举一动都在美国方面严密监控之下,而且他的回国对台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这让蒋介石也千方百计地阻止其回国。在蒋介石和美国方面的阻挠下,李宗仁先生的回国路更是艰难曲折。终于在周恩来总理的精心安排下,在海外十六年的李宗仁夫妇于1965年6月13日正式踏上了回国之路。回国之后,李宗仁先生先后被国家领导人、各民主党派、团体和旧友宴请到全国各地区参观。在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先生因肺气肿在北京逝世,时年78岁。临终前,李宗仁给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留下一封信,信上说: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在这个伟大时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一个无比的光荣。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他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参观浏览史料馆之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李宗仁将军被评价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关键的“福将”,的确名副其实。福将之“福”,一是他个人历经战场炮火和政坛暗箭,屡次大难不死;二是在重大历史关头,李宗仁及其代表的桂系,作为具有决定意义的中间力量,几乎总是能有意无意地做出明智抉择。其对近代中国的发展功不可没,令人敬佩。曾为李宗仁撰写回忆录的唐德刚认为,李宗仁“匹夫一人系天下安危”,他是“近代中国这座高楼大厦的一根主要支柱,没这根柱子,则今日这座大厦,可能又是另外一栋不同的建筑了”。

李宗仁史料馆

队员合影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