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党建工作虽然在现阶段有着逐步完善提高的发展契机,但是作为双刃剑的另一面,新时期的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大学低年级党员发展数量少、速度慢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低年级党员的发展数量少、速度慢,而学校育人工作的特点有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在大学期间才申请入党的,政治觉悟不会自发产生,入党意识也不会自行提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生长在和平年代,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社会生活的锻炼,更没有新旧社会对比的体会,对党的发展历史也缺乏系统了解。因此对党的感情不深,入党的意识不强。在高校,一名学生党员从写申请到培养,再到发展再发挥作用,需要近四年的时间完成。因此大部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集中在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党员在校发挥作用的时间短,往往刚发展就毕业走了,没有很好地在学生中发挥党员的作用。这不仅不利于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和培养(往往是在学校入党,到用人单位转正),也容易让低年级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入党是高年级学生的事,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2. 组织发展过程与培养教育过程有所脱节
自1999年高校学生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增加到2004年的1300余万,净增学生数目近一倍,有600余万人。高校学生党建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大增强,学生党员数也成比例甚至高出比例增长,这带给校园欣欣向荣的面貌。但是被考察的对象人数远远超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人数,考察工作难度加大。由于正式党员有限,团、学组织推优工作衔接不连贯,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组织发展过程与培养教育过程有所脱节,出现了一些“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 以及“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等问题,造成党员数量多了而先锋模范作用却发挥不好的现象出现。
3. 发展程序与党员标准自由度大
目前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大学生申请入党往往因对党认识不足而导致入党动机不端正:有的为捞荣誉而要求入党,有的来自亲友的期望要求入党,有的则为谋取私利而要求入党……或由于心理障碍(如自卑心理,自傲心理,疑虑心理,实惠心理)而让他们裹足不前,观望等待或对入党不感兴趣。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工作中存在指导思想上的偏颇,认为高校青年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主要是学生干部而主要发展他们入党,认为低年级学生进校时间短,看不准,不放心而推迟发展,对党员标准没有一个统一明确地认识。同时由于考察发展工作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而学生党支部成员基本上半年一调整,缺乏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和系统配套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使得组织发展程序不甚严谨。另外,相对于专职党务人员来讲,高校对这一部分辅导老师的投入还很不够,有些老师只是兼职工作,缺少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有时因为组织不到位,时间无保证,工作也没有组织保证。
二、加强和改进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对策
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是包括学生党支部在内的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高校是青年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党支部的一项主要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规范组织发展工作,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做早、做实、做细”。
1. 加强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关系,把培养考察工作“做早、做准”
现在,许多中学党组织都逐步地在中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进入大学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在中学已经过党校的培训,有的已经写了入党申请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有的甚至在中学就已经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了。因此,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必须重视了解学生在中学时的表现,注意做好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工作,充分相信中学党组织的考察和培养,并从三个层次做好工作:一是对于中学就入党的学生,和他们逐个谈话,了解其思想和入党程序,帮助其明确在大学的责任和方向,并安排给他们一定的社会工作加以锻炼,让他们尽快成为骨干,在群众中产生影响。二是对于在中学被列为积极分子的学生,要把这些人定为培养目标,把他们列入培养梯队,继续跟踪培养,鼓励他们继续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在班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入学教育是做好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学生党组织应该抓住入学教育的契机,每年安排完常规的入学教育后,立即组织对全体新生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和入党程序的普及教育活动,以讲座和提问、讨论等互动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他们对党的感情,逐步培养起他们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只有做好大学与中学的接轨工作,才能促进培养考察工作做早、做准。
2. 充分发挥党校阵地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实、做严”
随着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党建日常工作量日益加大。同时,学生们关心政治、加入党组织情绪也日益高涨。因此,高校学生党组织要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首要任务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教育上,激发青年大学生对党的感情,逐步培养他们加入党组织的意识。高校党校及其院(系)分校在培养教育大学生党员方面具有重要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高校党委要建立健全两级建校、分层培养的党校教育格局,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为适应高校改革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接受系统的培训,端正其入党动机,并对学生党员进行经常性地党性教育和工作培训,培养更多政治过硬、质量优秀的人才,各级党校应创新工作模式,完善党校工作职能、扩展工作范围,以党校学习为主线,以普及教育为目标。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经常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将培训教育工作扩展到包括1)针对新生的入党知识普及教育工作;2)针对积极分子的院党校学习工作(每学期一次);3)针对发展对象的党的信仰教育工作(个别教育方式);4)针对支部成员的培训工作(不定期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中进行)等内容,每一项工作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通过以上几项工作的开展,帮助广大同学完成了由一名普通同学到一名中共党员的转变,建立起一种从一名新生到入党积极分子、从发展对象到中共党员的全程全员培训教育机制,强化了党校的阵地功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一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普及教育率,增强了普及教育的效果,从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盲区和死角,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3. 严格把关,规范管理,把组织发展程序“做细、做精”
高校党委要坚持积极而慎重的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和转正程序上细化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把关。例如可把发展党员工作这一过程分解成“五步走”:
第一步:为新生班级安排党建负责人及组织入党知识启蒙教育,建立各班入党申请人档案;
第二步:经过一定时间考察和推优工作,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分级培养梯队;
第三步:进一步考察,在培养梯队中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列入发展计划,推荐到党校学习;
第四步:确定发展对象,准备相关材料,并对外公示,征求群众意见;
第五步:请组织员审查发展材料,召开发展大会,报上级组织部门审批。
为确保每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又把这五步细化为若干个步骤,把学生党员们都安排为每个步骤的负责人,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程序,严格规范每一步操作,把发展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在发展工作中,必须坚持党员标准是唯一的尺度,并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学习成绩与其他素质要求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教师意见和学生意见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生干部和一般学生的关系。对每一位申请人都积极地引导、教育,化消极等待为积极争取,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努力做到不轻易把任何一位条件不成熟的学生吸收入党,也不把任何一位条件成熟的学生拒之党外。
如今,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已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生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高校党组织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高校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把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用党的光辉事业凝聚青年、引领青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