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高校是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发源地。“大学是文化的标志,是集合精英生产文化、传播文化的地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韧之初,就与社会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紧密相连。作为戊戌维新的产物,最早兴办的京师大学堂,以及稍后开办的铁路、矿务、海军等专门学堂,就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者。“五四”时期,科学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先后传入中国,其主要渠道是高等院校。20世纪70年代末,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出自南京大学一位普通哲学教师之手。高校不仅是社会知识的中心,而且是也应该是新思想的创造者。其次,高校是人类价值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桥梁。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手段,高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年轻一代,促进人类思想的进步,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前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说,我们的任务在于保存和阐述文化,我们要将伟大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事实表明,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能否自觉承担起人类精神价值传承的使命,是决定一个大学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衡量高等教育得失成败的重要依据之一。最后,高校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道德实践、精神风貌,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尤其是高校为社会输送的各类人才,就像一颗颗传播先进道德思想的种子,植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不断为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和导向作用。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所说,大学不应满足于培养伟大的人物,尽管大学里有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工作。高校要发挥所长,努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探索新路子,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是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高校这块思想文化阵地,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无论是讲台、论坛、第二课堂,还是科学研究的各种场合、渠道和载体,先进思想文化不去占领阵地,各种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决不可以掉以轻心。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就要自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彻于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先进文化培育大学生,使高校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二是要高度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所拥有的人才优势、社会责任感和对各种文化的鉴别能力,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把校园文化中的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思想意识、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现代文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等传播、辐射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为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作出贡献。三是要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要强化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方面的优势,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深入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深入研究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积极要素。通过加强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融入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融入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融入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融入到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过程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狠抓落实。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要有更大作为,就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明确工作目标,认准主攻方向,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一是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高校的一项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自身建设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安排,以高校自身建设的突出成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以参与建设的自觉行动为高校自身发展增添动力。二是要切实把育人为本摆在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育人为本的核心含义,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办学宗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不渝地把育人为本摆在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是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努力培养一支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突出抓好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大力培养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的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学风,坚持科学态度,讲求学术道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培养教师具有报效祖国和人民的高远志向和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不断丰富和深化对师德精神内涵的认识,培养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教师,以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四是要不断改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善于采取柔性化、隐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形式,善于在双向以至多向的互动中工作,通过渗透教育、养成教育、示范教育来推进工作。要更多地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这些新技术新途径,善于因势利导,不断丰富工作手段,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工作渠道,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