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宝文副委员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隆重举行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他为我国小麦育种事业作出的开创性、历史性贡献,追思弘扬他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和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赵洪璋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是我国小麦杂交育种技术理论体系的奠基者和开创者,堪称我国小麦杂交育种的一代宗师。他创造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小麦育种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100年前的今天,赵洪璋出生在河南省淇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接受“民以食为天”“农是立国之本”古训的熏陶教育,激发了他立志学农的远大目标和志向。1936年,年仅18岁的他毅然报考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40年,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分配到陕西大荔农事试验站工作。1942年,被时任农艺系兼农场主任的沈学年教授调回学校任教。1955年,年仅37岁还是副教授的赵洪璋当选为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赵洪璋院士于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经担任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学院副院长,陕西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全国和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国家攻关项目专家组成员,全国和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获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技推广优秀教师、全国科学大会奖、陕西省科学大会奖等多项奖项和荣誉。
赵洪璋院士在我国小麦育种史上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卓越贡献,书写了光彩夺目的灿烂篇章。他带领团队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四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良小麦品种,推动小麦生产连续上了四个台阶。他培育的小麦品种在我国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数十年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累计种植面积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其中“碧蚂1号”是我国早期育种中通过中外品种间杂交创造最成功的范例,1959年推广种植面积9000余万亩,创下了我国迄今为止一个品种年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困难时期,赵洪璋培育的“碧蚂1号”,实现了我国小麦粮食生产的跨越式发展,为新中国成立献了一份厚礼,从根本上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出了贡献,获得了“一个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的美誉。毛泽东主席10次接见他,并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
赵洪璋院士在小麦育种研究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宝贵学术成果。在长期的小麦育种实践中,他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独具一格、精湛实用的小麦杂交育种理论和方法,解决了我国小麦生产中的关键性难题。他主笔的《陕西小麦》,是我国小麦品种生态学最经典的研究论著之一;他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作物育种学》和发表的数十篇研究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他的研究成果为小麦育种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是我国小麦育种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赵洪璋院士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他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崇高的职责,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先后培养了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小麦特异材料“小麦返白系”的西安市农业研究所原所长李丕皋;农业部原副部长、民建中央原副主席路明;三秦楷模、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王辉;加拿大农业部研发中心研究员严威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研究员等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典范。
赵洪璋院士为推动国内外科学家的合作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以开放的学术体系、包容的学术人格,同国内外科学家如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勃劳格博士,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金善宝院士、中外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奠基者蔡旭院士,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院士、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等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协同攻关,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赵洪璋院士在社会工作中认真履职尽责,发挥参政议政重要作用。在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期间,他注重调查、深入研究,完成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光荣使命;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和技术顾问期间,他积极献计献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理论研究和决策智库作用;在担任学校领导期间,他尽职尽责,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
赵洪璋院士的育种事业,功在千秋,利在人民。他创造的众多“第一”,铸就了我国小麦杂交育种领域的一座座丰碑,是当之无愧的小麦杂交育种领域一代宗师,是农业科教战线的大师巨匠,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其丰功伟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
同志们、朋友们!
赵洪璋院士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一代代西农人不忘初心、扎根杨凌,为开创中国农业美好未来不懈奋斗的生动缩影;是一代代西农人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勇攀农业科学高峰的生动缩影;是一代代西农人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动缩影。赵洪璋院士为党为国、为农为民的光辉一生,是“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的杰出楷模和生动诠释。正是这种“西农精神”,挺起了学校建校84年来不断跨越腾飞的精神脊梁,擎起了感召一代又一代师生团结奋进的战斗旗帜,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
——我们纪念赵洪璋院士,要学习他赤诚报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理想。赵洪璋出生于旧中国的落后农村,目睹了山河破碎之殇,百姓流离之苦,在青年时期就把个人抱负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立志学习农业,造福人民。他把这份崇高的理想转化为对小麦育种事业的执著追求,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在不同时期选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利国利民的划时代品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旧社会到新中国,从“碧蚂1号”到“西农881”,从初出茅庐到名扬天下,赵洪璋一生从未离开过小麦育种事业,即便是在病逝前几天,他还分别与小麦研究室的同志谈话,讲解育种学术问题,还和助手商量,等春节过后天气稍暖,就要到附近的县市去了解小麦生长情况。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小麦就是我的命。离开了小麦,我的命也就快了。”他把小麦视作生命,用不懈奋斗的生命之歌奏响了赤诚报国、热爱人民的理想之魂。
学习赵洪璋院士,弘扬“西农精神”,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1934年,大批著名学者、有志青年怀着满腔热忱来到杨陵,立下“兴学兴农”的宏愿初心,坚持教育救国、科技济农,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历史洪流中。84年后,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广大师生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像赵洪璋院士那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把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学校要按照国家建设“双一流”高校要求,坚持不忘初心、扎根杨陵,紧紧围绕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艰苦奋斗、求实创新,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农业科教事业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纪念赵洪璋院士,要学习他淡泊名利、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赵洪璋在50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永远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自己的要求如此,对学生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标准亦如此。作为小麦育种大家,作为首批学部委员,赵洪璋高风亮节,严于律己,把经费一点一滴都用到了科研上,没有为自己买过一分钱的东西。几十年来,无数的公函和复信都是自己掏腰包。到附近县市出差,没有报过一分钱的出差费,还把省上奖励的自行车提供给小麦研究室用,毛毯也送给了别人。20世纪80年代,他因病在小儿子单位宝鸡卫校疗养,宝鸡市委、市政府希望赵洪璋留在宝鸡并送他一套房子,他说:“我一个搞小麦的,住在城市怎么搞?”到了90年代,小麦良种推广有了一些收入,有人劝赵洪璋给大家发奖金。他说:“我们没干过一点对不起毛主席的事,还能干贪污的事?”他把收入全部充作试验经费,以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他甘为人梯,用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他常跟学生强调:“任何机会既是成功的机会,也是失败的机会”,告诫学生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常说,“我可以不说话,但我不能说假话”,教育学生要踏实工作,诚实做人。正是这种淡泊名利,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才让小麦育种事业得以传承发扬,不断迈向新的辉煌。
学习赵洪璋院士,弘扬“西农精神”,就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赵洪璋为我们树立了师德的楷模,他对真理孜孜以求,对名利超然处之,对学生的无私栽培,铸造了美好师德,培养了优良师魂。我们要坚持将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广大教师也要自觉做到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我们纪念赵洪璋院士,要学习他开放合作、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赵洪璋在50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带领团队在我国小麦育种发展前沿不断开拓前进,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作为小麦育种课题组的领军者,他把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农民工,还有外系、外单位的人拧成一股绳,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艰苦拼搏,无怨无悔地攻克一个又一个小麦育种目标。作为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他充分发挥教研室集体力量,培养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当时教研室经常是夜夜灯火辉煌,大家都在自觉学习、备课。他把育种材料无偿地给予任何有需求的人,把科研经验无私地传授给每一个讨教的人。1969年,当山东农学院李晴祺来找学校寻求小麦种质材料的时候,赵洪璋把矮丰三号、孟县201、牛朱特等多个育种材料交给他,并特意嘱咐说:“牛朱特这个材料个子高、穗子大、很抗病,但是极晚熟,别的小麦成熟了它才刚抽穗。它有突出的优点,也有严重的缺点,你要想办法好好利用它。”1997年,李晴祺教授利用这些材料育成的“矮孟牛”冬小麦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陕西省劳动模范许富坤因为赵洪璋提供的亲本材料和技术指导,而育出了两个小麦新品种,成为农民育种家。
学习赵洪璋院士,弘扬“西农精神”,就要坚持开放合作。科学发展的实践表明,坚持团队合作、协同创新在科研领域永不过时。我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要求,广大科教人员要加强团队协作,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的联合攻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不断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学校小麦育种团队,更要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坚持专业协作、开放育种、材料交流、技术革新,努力在开放合作研究中做出成绩,作出表率,将小麦育种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为我国粮食生产、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我们纪念赵洪璋院士,要学习他甘于吃苦、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赵洪璋在50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把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转化为一个个利国利民的划时代小麦品种,靠的是扎根农村、甘于吃苦、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1958年,小麦亩产数千数万斤的呼声不绝于耳,赵洪璋亲自作了高产栽培试验,结果拿出一个亩产423公斤的报告,差一点被推上批判台;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大地做课堂,深入田间地头,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生产和科研的实践问题;他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向老农请教种庄稼技术,征询生产用种意见,并同他们一起种试验田,群众也乐于和他交朋友;他坚持客观真理,不论总结工作还是参加会议,他总是在反复了解实际情况之后,主客观都讲,优缺点全说,生动活泼,不拘一格。他常说:“按科学办事,凭事实讲话,上不瞒领导,下不骗群众,这是为人做事的起码准则。”
学习赵洪璋院士,弘扬“西农精神”,就要坚持实干奋斗。从学校发展历史来看,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师生砥砺奋进,接续奋斗。今天,当时代将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时,唯有实干苦干才能创造学校美好的明天。当前,学校正处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一流大学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大学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奋斗中实现梦想,努力抒写自己灿烂的人生芳华。
——我们纪念赵洪璋院士,要学习他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赵洪璋在50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以超前的思维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把我国小麦生产水平提到一个又一个新高度,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篇章,创造了小麦育种的多个“第一”:“碧蚂1号”创造了我国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的第一;“丰产3号”开创了在我国黄淮冬麦区启用西北欧极晚熟小麦种质资源作为杂交亲本的第一;“矮丰3号”创造了我国小麦大面积推广矮杆小麦的第一;“西农881”开创了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第一。他以立志改革、悉心钻研的开拓精神和科学求实、细致严密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术观点和一整套精湛实用的小麦杂交育种方法,这些都成为我国育种理论的经典,直到现在对育种工作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习赵洪璋院士,弘扬“西农精神”,就要坚持开拓创新。高校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不仅影响自身发展,更会影响社会进步。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作为国家重点农业大学,我们应自觉承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和管理人才;要进一步创新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插上科技的翅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是赵洪璋院士等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毕生追求,也是全校师生的共同心愿。今天,我们秉承赵洪璋院士崇高理想,继承和发扬赵洪璋院士崇高精神,就要将这种理想和精神转化为深化高等农业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治校水平的精神力量和实干动力,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农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