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
全力加快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
——在2018年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李兴旺
(2018年2月27日)
同志们: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落实“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启动实施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今后学校的改革发展至关重要。新学期工作会议之所以放在开学第二天就召开,是希望大家在寒假的休息调整后,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推动全年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今天的会议,既是工作部署会,也是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树立信心、鼓劲加油的动员会。刚才,学校对2017年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突出成果获得者,以及各方面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普特校长作了很好的报告,回顾总结了2017年的工作,分析了当前学校发展形势,对做好2018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要求。讲得很全面,重点也很突出,我都同意。会后,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落实。
下面,我想以“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力加快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为题,再讲四点意见。
一、凝聚发展共识,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2017年,是学校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刚才,普特校长对巡视整改、入选“双一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三件“大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可以看出,去年的这三件“大事”加上学校自身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量是十分繁重的。但是,无论是学校领导班子,还是中层干部,还有全校师生员工,没有人因为压力退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所有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师生员工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17年,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学校发展影响深远。一是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描绘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学校事业发展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二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纷纷成立研究院,开始将目光瞄准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战略需求及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问题。我校作为地处西部的国家重点农业大学,肩负着 “支撑和引领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使命,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理应为国家战略贡献西农力量。三是国家正式公布“双一流”建设名单,对高等教育领域作出了战略性的重大改革,要求高校必须将提高质量作为生存发展的时代主题。形势任务的变化要求我们通过认真学习研究,科学研判形势,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共识。这是我们今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首先,要正视差距、居安思危。学校经过合校后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整体办学环境和支撑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17年,在办学资金不宽裕的条件下,学校依然增加2个亿提高职工收入待遇,提高了教职工的获得感。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学校综合实力不强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高校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学校并没有领先的优势,更没有骄傲的资本。比如,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是学校发展的“命门”。但是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可以说是对我们猛击一掌,给了我们一次深刻的警醒。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是前甩后追的严峻形势,“标兵”优势大、步子稳,“追兵”速度快、势头猛,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任何“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是绝对要不得的。面对新起点、新挑战,我们要正视差距,提高忧患意识,苦练内功、发愤图强,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化压力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魄力,大力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学校将在近期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反思,谋划发展,认真审视学校在学科建设规划、高端人才引进、学科建设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扭转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力的被动局面,努力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其次,要客观总结、坚定信心。在看到压力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定发展的信心。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于学校的重视,也是对于学校作出贡献和发展成果的肯定。去年的三场“大考”中,全校师生员工展现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比如,在去年的本科教学预评估时,由于重视不够、组织不力等原因,受到了专家组的批评。也正因此,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学校上下凝心聚力,在暑假期间加班加点查漏补缺,校领导带头深入院系检查准备工作,各部门通力配合,在最终的正式评估中,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肯定。再比如,在去年研究生推免工作中,学校根据巡视反馈意见和教育部政策,对推免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等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各院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导师积极性,做了大量的政策说明和组织协调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保证了这项改革的平稳推进,把近千名思想品德好、具有创新潜质、学习能力强的好学生推荐了出来,推免留校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超出了预期,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研究生生源质量。事实证明,我们的教师、干部队伍是一只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只要我们想干事,能干事,就一定能干成事,只要大家上下同心、科学组织、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为学校推动“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也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信心之源。
第三,要科学研判、抢抓机遇。纵观学校发展历程,三次跨越式发展,都建立在把握大势,抓住机遇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科学谋划学校未来,在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中去认识和抓住发展的机遇。从服务国家战略来看,作为国家重要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三农”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中,有着科研、人才、教育等方面的积累和优势。今年2月,在蓝田县董岭村,我调研了经管学院李录堂教授指导开展的双重保障型农地产权改革实施情况。这是我校教师紧密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开展学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成功运用于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事例。接下来,在学校层面,我们要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命题,在国家粮食安全、人民营养与健康、生态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组织开展研究和实践,这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来看,作为陕西省唯一的农业高等院校,我们要将扎根陕西、融入陕西、服务陕西作为使命和责任,围绕落实“五个扎实”、“五新”战略,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富民强省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在国家战略和服务陕西中找准契合点,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以贡献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
二、加强党的建设,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
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强办学治校能力的关键所在。2018年,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启动实施,我们提出将今年作为“基层党建和学科建设年”,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力量,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从实处助推一流学科建设,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共同发展。这也是学校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立德树人、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改革紧密融合在一起,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具体行动。将基层党建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还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际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去年,中央巡视组对学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政治巡视。针对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压力层层递减,院系基层党组织工作不平衡等问题,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文件。巡视整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我们要大力推动这些文件制度在基层落实,推进巡视整改成效向基层党组织延伸,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三是落实教育部党组要求。教育部党组将2018年确定为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抓基层、打基础,是加强和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固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就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我们发现各基层党委发挥作用的差异比较大。尽管我们的党组织已经做到了全覆盖,但有组织并不等于就有组织力,特别是一些院系基层党委的作用发挥的很不够。比如,在院系的职称评审中,有个别基层党委书记虽然全程参与了整个过程,但在发现评审结果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指出,也没有采取措施,造成了学院部分青年骨干教师思想不稳。这反映了一些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没有发挥基层党组织作为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要与发挥政治功能紧密相连,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要提高执政意识。基层党委书记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举旗人,在这方面要底气足、腰杆硬。基层党组织要密切联系党员、群众,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一诺千金,树立权威,树立威信,各项工作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工作的安排部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二要抓好“双带头人”培育。对选配思想政治好,科研业务好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工作要加强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让学术带头人在基层党组织中敢于站出来、善于干工作、乐于做头雁,构建党建和教学科研的互相促进,互相提升的良好局面。三要抓好教工党支部建设。党委组织部要就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让教工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要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扩大先进支部数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发挥好党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我们鼓励学院党委(党总支)进一步理顺学院基层党政关系,让党支部在职称晋升、资源配置、利益分配、评优奖惩、申报奖项等工作中真正有话语权,发挥实质作用。明确党支部参与哪些工作,牵头负责哪些工作,不让党支部工作“挂空挡”,把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到实处。在这方面要解放思想、敢于作为,可以在部分学院先行试点,形成一定经验后逐步在全校推广。
三、大力传承和发扬“西农精神”,为“双一流”建设创造良好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如同阳光和空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我来到西农工作两年多,感受到这里的文化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去年,在庆祝康振生、邵明安荣膺两院院士座谈会上,我提出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文字表述。这24个字不仅是两位新院士的真实写照,也是学校80多年办学历程积淀和孕育出的精神宝藏。今年1月,我专门去看了东南窑,了解了李振岐院士、康振生院士在艰苦的条件下,把简陋的窑洞改造为“天然的”低温实验室,并在这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两代人坚守杨凌,在窑洞实验室默默工作60年,只为做好一件事,就是为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控事业作贡献。我认为,东南窑不仅是“院士的摇篮”,也是两位院士以及他们带领的团队,师承相续、相互协作、艰苦奋斗、潜心钻研等文化内涵的象征。我认为,这是一个科研团队,为了同一个远大的目标,不计较个人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团结奋斗中形成的“东南窑文化”。我们要大力弘扬“西农精神”和“东南窑文化”,造就更多像小麦条锈病研究这样的科研团队,学校的事业自然会薪火相传、蒸蒸日上。
我也多次强调,我们要坚决反对一些落后的、消极的文化。比如,巡视反馈意见指出的,教师热衷进“红楼”、争“官帽”、抢“资源”,就是一种“官本位”思想和文化的表现。此外,一些消极的现象也要引起我们重视和反思。比如,在每次学院换届后,由于新任领导班子工作不到位,使得个别退下来的院班子成员思想不稳,甚至愿意放弃在学校多年奋斗的积累,也要辞职离开。这些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院的文化是不是出了问题?我们的院长、书记一定要把责任担起来,把好的文化建起来。要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要让包括退下来的院班子成员在内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安心搞教学、安心搞科研,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我们要明确,学院党委、行政在稳定教师队伍、稳定人才工作中一同负主要责任,院长是第一责任人。院长、书记要真诚对待人才、对待教师,真诚的做工作,真正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全力营造学院人才工作良好的微环境。再比如,有学院里教授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不合作,甚至互相拆台,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学校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学校“双一流”建设,影响到每一位西农人的利益。各党委(党总支)要组织党支部认真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讨论“西农精神”和“东南窑文化”,用西农优秀的传统和文化激浊扬清、涤荡心灵,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发展的正能量。
四、大兴实干之风,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作风保障
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们把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我们明确了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明确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扎扎实实抓落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前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五个过硬”的要求,即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实干不仅是对干部的工作要求,也是检验干部“五个过硬”的试金石。站在“双一流”建设新起点,我想对学校的领导干部再提几点要求。一是要提速干。从去年的本科教学审核预评估的不理想,到最终正式审核评估的顺利通过,说明我们的工作确实存在“热得慢”的现象。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机遇往往是稍纵即逝的。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我们制定的“双一流”建设第一个目标,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面对繁重的建设发展任务,是容不得犹豫、彷徨的。对于确定的工作任务,在考虑工作质量的同时,必须要重视速度和效率。要牢牢把握工作进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推动落实,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要切实改变工作拖拉的作风,对于延误工作进度,甚至不完成校党委安排部署的干部,校党委要严肃追究责任。二是要主动干。过去我们推动工作,总是习惯等要求、等政策,学校一个要求,学院就依葫芦画瓢,缺少了对不同学院、单位不同工作实际的考虑,导致有些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效果不好。在去年的几项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把工作自主权交给学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去年研究生推免工作中,各个学院在学校改革的大原则下,制定了各自思想政治素质、科研潜质的考核标准,有效提高了考核的针对性。在年终奖励绩效的分配中,要求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分配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后面,我们要大力鼓励各单位在国家、学校政策的大原则下,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方案,报学校批准后就可以实施。在国家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很多改革是自下而上的,充分证明了智慧和创新来自于基层。我们鼓励学院搞改革不是一句空话,相关部门要畅通学院报送改革方案的信息渠道,认真研究报送的方案,提交学校决策研究,要避免信息在中途出现“梗阻”。此外,学校在今后制定政策时,也要少一些“一刀切”的规定,鼓励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推动改革,主动的为学校“双一流”作出贡献。三是要带头干。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各单位的“一把手”,应当是改革发展的“火车头”“排头兵”,要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同志们,“双一流”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竞争激烈,时不我待,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让我们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为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而努力奋斗,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